close

第一天在十一點多入住後當天我就可以自由活動,因此總算有機會到德意志博物館的分部-航空博物館。此博物館在上施萊斯海姆,搭S1線下車後步行十五多分鐘可以抵達。博物館就在施萊斯海姆宮旁邊,從一戰左右就是軍用機場,先是皇家巴伐利亞空軍,之後轉成民用機場,納粹德國掘起後再度改成軍事用途,似乎用於訓練與夜間攻擊機。德國戰敗被美軍佔領,現在則是博物館與巴伐利亞警方直升機機場。博物館門票是七歐,比起S1從中央車站到這邊一趟價錢快六歐還要划算。

02-000.JPG
博物館面積不算很大,但館藏算可以說相當豐富,從一戰,二戰,至冷戰與現在機種,很多元化,可惜部分解說牌只有德文。基本上館內通常分佈為一戰與滑翔機區機場歷史與相關物件區回復修理區,二戰與戰後機種都在同一館內。許多機型都還保持可飛行狀態,因此在飛機下方可以見到員工放置盤子接滴下的機油。收藏品似乎有增加,聽說都是從德意志博物館本館移過來的,本館要整修明年才會完成。

02-002.JPG

02-003.JPG

門票

02-004.JPG
Fieseler Fi-156是二戰期間德國的輕型聯絡觀測機,具有極其優異的短場起降功能,極低的失速速度僅時速約51公里,對於乘員的安全性提供很大的助益。最傳奇事蹟是在橡樹行動中解救了被廢黜的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館內這家架是由不同架所合成,目前是可飛行狀態。

02-005.JPG

02-006.JPG

02-007-3.JPG

賽車手赫爾伯特•繆勒自製的Müller DDMH-22(2000年飛行)

02-008.JPG

二戰前的Udet U-12訓練機(複製機,可飛行狀態)

02-009.JPG

02-010.JPG
Focke-Wulf Fw-44福克-沃爾夫戰前研發生產的民用飛機,也當作特技飛行機,是此公司第一種商業成功的機種。中國引進過二十架,都在抗日戰爭中損壞。德國空軍在二戰中做於訓練機種而大量使用。Fw-44J是最後量產型,此型號在其他國家授權生產,博物館的就是瑞典生產並於瑞典空軍當作訓練機使用。

02-011.JPG
Fokker D.VII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意志帝國空軍最後的主力戰鬥機,於戰爭最後一年服役。有一次大戰當中最佳戰鬥機之一之稱號,德奧戰敗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明文規定要把此戰鬥機全部交給戰勝國。博物館的是由荷蘭海軍航空兵於1930年退役下來的。

02-013.JPG

02-014-1.JPG

02-014-2.JPG

02-015.JPG

Cessna 195民用機

02-016-2.JPG

DOWA 81是一個東德家庭自製的逃脫飛機(準備要行動前就被抓)

02-017.JPG

Hirth Hi-27 Acrostar西德特技輕型機

02-018.JPG

二戰前的Klemm L 25a VI特技輕型機(可飛行狀態)

02-019.JPG

Bolkow Bo.209C Monsun 160RV西德民用機

02-021.JPG

Lancair IV民用機

02-024.JPG

MBB 223M-4西德特技輕型機,只有這架是保時捷引擎版本

02-025.JPG

Waco YKS-6二戰前救護機,服役至1989年阿拉斯加地區(可飛行狀態)

02-022.JPG

Yakovlev Yak-50蘇聯特技輕型機

02-026.JPG

Akaflieg Braunschweig SB-13滑翔機

02-028-2.JPG

Grade II Libelle 1909第一架德產飛行機,博物館從1917年購入

02-029-1.JPG

Musculair II雙人人力滑翔機

02-031-2.JPG

Hütter H 17a二戰前訓練用滑翔機

02-030.JPG

這一架感覺是新增加的,官網查不到機形

02-032.JPG

Mü 10 Milan二戰前德國第一架雙人高性能滑翔機

02-034.JPG

Akaflieg Hannover Vampyr二戰前第一架可以進行數小時飛行的滑翔機

02-036.JPG
Horten IV是此博物館的典藏精品之一,因為這可是世界第一架由噴射發動機推進的飛翼機並包含可以迴避雷達的偵測的技術-Horten Ho-229的技術先祖之一。在1941-3年完工測試,70年代修復中間遺失部件後開始展示。Ho-229沒有正式完工,只剩下中間部分的機體目前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博物館進行修復。

02-037.JPG

02-039.JPG

在上方走道上有模型機展示其他二戰時期機種

02-040.JPG

外面就是機場

02-041.JPG

02-042.JPG

De Havilland DH-82 Tiger Moth英國二戰前教練機

02-043.JPG

不知名的飛機

02-044.JPG
連接一戰與滑翔機區都是早期飛行試驗區,放置了幾架木製飛機。在走過去就是此博物館最早的建築物,當時此機場的控制台。這區放置機場的歷史,相關文物,從一戰前,二戰至戰後被美軍佔領實用的情況。這邊也特別點到當時附近有一個集中營,裡面戰俘曾經被用來建設此機場的過去,跟日本博物館在此題材上的應對差很大。二樓的塔臺放置著早期通訊儀器與一台運作中的天氣測量系統。

02-045.JPG

Lilienthal Normal-Segelapparat歷史上首位能夠重複成功完成滑翔飛行奧托•李林塔爾的複製機

02-046.JPG

Wolfmüller Gleitflugapparat

02-047.JPG

Vollmoeller Aircraft最古老的機動式飛機骨架

02-048.JPG

早期的熱氣球

02-049.JPG

02-050.JPG

機場的歷史演變

02-051.JPG

機場附近的集中營

02-052.JPG

被轟炸的機場

02-053.JPG

美軍進駐後的機場

02-054.JPG

美軍進駐軍的機種

02-055.JPG

民用機場的使用

02-056.JPG

02-057-1.JPG

一戰時期的徽章

02-057-2.JPG

一戰時期運輸飛機的方式

02-058.JPG

02-059.JPG

02-060.JPG

從外面看小塔台

02-061.JPG
從控制台走過去是飛機修復區,這裡參觀者可以直接看到員工在修復飛機,不過告示牌更新速度較慢,因此除非你懂機型或是德文,不然你不知道他們在修復哪種飛機。最後一區就是二戰至現代區,對我來說這一區就是此次的目的。許多二戰名機與現代機型都可以在這找到,而且連官網都沒有提到的Me-262/163等機型竟然也在這,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後再網路上才知道是德意志博物館本館在修建,因此不會是永久性的。我能再次看到這些機種真是超級值得的。

02-063.JPG

Otto-Doppeldecker皇家巴伐利亞飛行團最早的飛機(複製品)

02-064.JPG

EWR-Sud VJ-101 C-X2德國試作型VTOL打擊機第二架原型機

02-065.JPG
一進來就是典藏He-111,二戰德國轟炸機的著名象徵,因為德國缺乏重型轟炸機,因此He-111(與Ju-88)在戰爭中期以前在各大戰場都可以見到其身影。最早偽裝為民用運輸機,之後擔任轟炸機1943年改為運輸機,戰後繼續服役於西班牙。西班牙有獲得生產許可,型號為CASA 2.111(等於He-111H-6魚雷轟炸機型),當原裝引擎找不到來源後改用英國勞斯萊斯引擎。博物館此架是CASA 2.111B,從西班牙空軍退役後在電影大不列顛之戰出現過,最後飛行於1970年。博物館保持著西班牙空軍的塗裝。

02-067.JPG

02-068-2.JPG

02-071.JPG

02-075-2.JPG

02-078-1.JPG

02-078-2.JPG

各種He-111塗裝(最左邊是中國He 111A-0)

02-078-3.JPG

Winter LF-1 Zaunkönig二戰短距起降訓練機

02-079.JPG

Bücker Bü 181二戰德國空軍訓練機

02-082.JPG
Messerschmitt Me-163戰鬥機是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也是全世界)唯一以火箭為動力的攔截機,剛出現時給盟軍很大的震撼與心理壓力。在速度上,也比盟軍最快的戰鬥機還要高速。但滯空時間相當短,降落時以無動力滑翔返回基地,因此盟軍戰術是在Me-163降落時襲擊。Me-163的起飛是依靠在機身下的可棄式車輪在跑道上滑行,起飛後車輪會掉下,在本館參觀時有擺出車輪,這裡沒有。這裡展示的是Me-163B-1a ,搭載MK 108 30mm加農砲,塗裝是JG 400航空團

02-084.JPG

02-086.JPG

02-088.JPG

02-090-1.JPG
Messerschmitt Me-262A-1a戰鬥機是世界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射機,英國流星式戰鬥機晚了一年成為第二種實戰噴射機。1944年正式服役,在速度上比任何盟軍戰鬥機還要快,由於跟螺旋槳飛機比起瞄準時間短,因此德軍通常是採打帶跑的戰術,盟軍只有在Me-262起飛與降落時才有優勢。由於燃料以及稀有金屬的缺乏,Me-262產量受到限制,加上飛行員素質無法與戰爭初期相比因此此機無法改變戰局。這裡展示的是戰鬥機及戰鬥轟炸機的生產機型,機翼下還裝備R4M空對空火箭彈。博物館的此架由HANS MUTKE駕駛,屬於9./JG 7航空團,編號500071

02-091.JPG

02-092.JPG

02-093.JPG

02-094-2.JPG

02-095.JPG

02-098-1.JPG

02-100.JPG

Me-262使用的世界首款投入量產的渦輪噴射發動機Junkers Jumo 004

02-102.JPG

世界上首種實用化的噴射動力轟炸機Ar-234與He-162用的BMW 003發動機

02-105.JPG

Link ANT- 18二戰英國與加拿大訓練模擬器

02-106.JPG

Messerschmitt Bf-109是納粹德國空軍於二戰至中期的主力戰鬥機,是歷史上生產數量最多的戰鬥機,可以說是德國空軍的代表。雖然後期被Fw-190等給取代,但因為生產數量還不夠完全取代Bf-109,因此此機至大戰結束前一直在前線活耀。此處展示是大戰初期量產的E型,不列顛空戰中的主力。此機是目前有參戰過最老的Bf-109,以E-1型加入JG2./88參與過西班牙內戰,之後改為E-3型並留給西班牙空軍,現在塗裝為JG 26

02-107.JPG

02-108.JPG

02-110.JPG

02-112.JPG

各式二戰德國戰鬥機種(有夜戰用Me-262)

02-114-1.JPG

各式二戰德國大型機種

02-114-2.JPG

Schulgleiter SG 38二戰前休閒式滑翔機(展示的是二戰後重製品)

02-115.JPG

Grunau Baby IIb二戰時期訓練用滑翔機

02-117.JPG

Kranich II二戰前訓練用滑翔機

02-118.JPG
美國Douglas C-47DC-3軍用版,為二戰盟軍廣泛採用的機種之一,時至今日仍然服役於少數國家,民間版的DC-3也是。戰後大量退役的C-47也由軍用轉民用,因此當時此機種可以說是遍佈全球,國泰首架飛機就是DC-3。國軍當時自然也有使用C-47,當時的總統用的空軍一號美齡號就是C-47。目前在臺北松山基地與屏東機場有退役展示機,美齡號則在高雄航空教育館。去年我在松山機場拍過進行世界之旅的DC-3。博物館的C-47D(也有說是C-47B/Dakota IV)是由美軍後由英軍在二戰中使用,戰後由西德使用,1976年改測試空中交通與無線電裝備。

02-119.JPG

02-121.JPG

02-122.JPG
蘇聯的Antonow An-2是二戰後多用途單發動機雙翼飛機,總產量超過一萬八千架。其近四十五年長的投產期曾經是金氏世界紀錄,目前已被C-130運輸機取代。此機曾用於救火飛機,天候觀察機,救護機,傘兵運輸機等等,目前也用於農業上。物館的是波蘭製,服役於俄羅斯空軍。

02-126.JPG

02-127.JPG

02-129.JPG

義大利製Fiat G.91T/3駕駛艙

02-131.JPG

02-133.JPG

前段區一覽

02-134.JPG

最右邊都是各類引擎

02-135.JPG
VFW-Fokker VAK 191B是德國試作型VTOL打擊機,用意是來取代G.91T/3,同時計畫可以裝備核子武器對抗蘇聯。由於計畫需求一直變更與合作夥伴義大利的退出,導致開發時間長達十年,最後變成試驗平臺機,部分用於測試龍捲風戰機的需求。共有三架試作機,其中第一架展示於此博物館中。

02-136.JPG

02-138.JPG

02-141-2.JPG
Dornier Do 31E-3德國試作型VTOL運輸機,用來支援EWR VJ 101試作型VTOL打擊機,以防蘇聯在第一時刻摧毀西德機場跑道,因此與VFW-Fokker VAK 191B同時間發展,都因為開發成本與技術上的難度導致全部計畫取消,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VTOL運輸機。

02-142-1.JPG

02-143.JPG

02-145-3.JPG

02-146.JPG

02-148.JPG
SNCASE S.E.3130 Alouette II是法國宇航公司生產的輕型、單發及五座多用途直升機,世界上早期量產型直升機之一。由於簡單操控,性能可靠,在五十年代後被歐洲與非洲各國大量使用。博物館的屬於西德陸軍運輸與醫療中隊,之後轉為訓練機。

02-151.JPG

RHCI Mini-500美國民間可自組輕型直升機

02-152.JPG

冷戰時期Dornier Aerodyne E1無人偵查用直升試作機

02-153.JPG

蘇聯Kamow Ka-26農用/醫療直升機,博物館的屬於東德航空農用機

02-154.JPG

02-155.JPG
Bell UH-1D是美國中型通用直升機,基本是此機可以說是美國直升機與越戰的標誌性代表,在越戰時期大量採用,擔任兵力快速投送,空中火力壓制,傷員撤運等等,同時也是美國將空降兵改成當時革命性的空中騎兵師後的主力直升機。在當時也大量提供盟國,跟C-130一樣都是老面孔的直升機了,在許多國家還是現役機種(最新改良版為UH-1Y)。目前包括台灣很多由黑鷹直升機慢慢所取代。博物館的是當時在博物館對面的邊境防衛隊(現在名稱是德國聯邦員警)所使用,曾在衣索比亞幫助飢荒救難過。

02-156-1.JPG

02-156-2.JPG

02-160.JPG
Sikorsky H-34G是美國海軍反潛機,S-58是運輸用版本,在六十年代被UH-1CH-46給取代,在那之前經歷過越戰,在英國,以色列,巴西,日本與中華民國等二十多國服役過。博物館的是在德國海軍航空兵第二聯隊擔任救援任務。

02-161.JPG

02-163.JPG

此段區一覽

02-164.JPG

沒有開啟的飛行模擬器

02-165.JPG
Dornier Do-24是二戰德國空軍的一款三引擎式飛艇,針對海上巡邏與海空搜救等需求設計出來的。最早是為了荷蘭空軍為了取代Dornier Do-J所開發的,因此成為少數在大戰期間雙方都有服役過的飛機。戰後西班牙繼續使用,如博物館的這一架。

02-166.JPG

02-170-2.JPG
MiG-15 UTI是蘇聯二戰後研發的第二架噴射戰鬥機,活耀於韓戰時期,與美方F-86為敵對手,在美國航空展常常會一起飛行表演,而且兩者外觀都很神似。由於生產量很大,因此在許多博物館等都可以看到,包括空軍岡山軍史館。博物館的是雙座位訓練型UTI的波蘭授權生產型SB Lim-2,以前服役於波蘭空軍。

02-171.JPG

02-174.JPG
MiG-21 MF是短程日間戰鬥機,也是生產最多的戰鬥機,是許多東歐國家當時的主力,到目前還有許多升級版在服役中。MF型是S型的加強版SM型的出口版,可以裝上R-60/60M飛彈。博物館的是東德空軍的。台灣岡山軍史館也有一架,當時由匈牙利貨輪運送,因誤送至台而被海關以匪偽軍資沒收作為展示。本來在官網上還有一架我目前都沒看過的MiG-23卻不知在哪了。

02-175-1.JPG

02-175-2.JPG

02-179.JPG
Rockwell-MBB X-31是美國海軍與德國聯合開發的機動性向上與推力偏向的實驗機,首先計畫進行的是增強機動性戰鬥機的技術基礎驗證,主要通過對機體結構設計和推力向量技術的應用,來研究戰鬥機大迎角範圍和大迎角範圍內的戰術機動性,確保新一代戰鬥機可以具備過失速機動飛行和控制能力。博物館的是二架中最後一架,第一架在試驗中墜毀失事。

02-180.JPG

02-183.JPG

02-184.JPG

LFU 205是一架完全由玻璃纖維所製成的飛機,用來測試層流飛行結果

02-186.JPG
VFW 614/ATTAS是德國二戰後第一架噴射民航機,最獨特的就是引擎室裝在機翼上,在二十一世紀後本田噴射機也是採用此設計。由於訂單數量明顯不足,此專案也因此終止,只有丹麥,法國與德國航空使用。博物館的是改裝成ATTAS的飛行儀器測試機。

02-187-1.JPG

02-189.JPG

02-191.JPG

02-193.JPG

02-195.JPG
Eurofighter EF-2000DA-1/Typhoon 颱風主力戰鬥機是歐洲數家的航太公司一起研發的,已服役於英國,德國,義大利等數大歐洲國家,可以勘稱是歐洲國際戰鬥機,其戰力號稱只低於美國F-22。本來法國也有參與,但想法不合改去研發疾風戰鬥機。德國空軍是第二大使用者(英國第一大),這裡展示則是第一架原型機。去年在馬來西亞航太展只看過比例模型機,這次總算看到實機,不過又很貪心想看飛行展示,看來又要花錢了。

02-196.JPG

02-197.JPG

02-198.JPG

02-199.JPG

02-203.JPG

02-206.JPG

目前各國主力機種

02-209.JPG
Panavia Tornado IDS是由英國、西德及義大利聯合開發的雙引擎可變後掠翼戰鬥機,冷戰後期的主力戰機之一,取代F-104G戰鬥機,目前逐漸被颱風戰鬥機所取代。所展示的是針對攻擊地面目標設計生產的IDS型,英國編號為GR.1。之前我曾在加拿大看過德國現役的Tornado,可惜只留下模糊照片一張。博物館的服役於AG 51偵查中隊,在2008年阿富汗進行最後一次任務後退役。

02-212-1.JPG

02-212-2.JPG

02-212-3.JPG

02-214.JPG

找不到飛彈資料

02-217.JPG

02-218.JPG

02-220.JPG
Lockheed F-104戰鬥機在台灣已經是老機種,與F-5戰鬥機在各大軍史公園可見,因此不再介紹。德國是F-104系列機最大量使用者(繼美國之後),幾乎擁有近千架,總共損失近三百架因此有寡婦製造機之惡名。在台灣接收各國F-104之中也西德空軍的。博物館的是從主館移過來的,第33戰術聯隊(JBG 33)塗裝。

02-223.JPG

02-225.JPG
North American F-86是美國的第一代噴射式戰鬥機,同時也是第一架在俯衝時超音速以及第一架裝備空對空飛彈的戰機,這跟死對頭MiG-15一樣大量生產,因此世界各大博物館大都可以看到此機蹤影,包括台灣岡山軍史館等等,因此也不再介紹。博物館的展示較特殊的是此機是加拿大授權生產版,型號是Canadair CL-13B Sabre Mk 6,只要是擔任VJ-101C VTOL試作機的護衛(Entwicklungsring Süd)直到退役。

02-229.JPG

02-230.JPG
Lockheed T-33是美國噴射教練機,由美國二戰後最早噴射戰鬥機P-80/F-80發展而來,這一樣是西方國家常見機,畢竟是許多國家第一代噴射教練機,台灣許多軍史公園也有展示。T-33在德國服役才三年就被F-104給取代,博物館的分別服役於AG 51偵查中隊與JG 34戰鬥轟炸中隊

02-231.JPG

02-235.JPG
McDonnell Douglas F-4F Phantom II是美國越戰時期戰鬥機,最早為美國海軍研製,因國防部壓力後成為美國少見同時在海空軍服役的戰鬥機。F型從C/D型發展而來,加裝固定式M61機炮,因為之前發現機砲在空戰中還是有其必須性。目前日本與韓國還有現役機,之後我都看過。博物館的先在美國空軍擔任訓練機,之後來到美軍駐德基地擔任戰鬥與訓練任務直到退役。

02-236.JPG

02-238.JPG

02-241.JPG

02-242.JPG

最後此區一覽

02-243.JPG

這邊一樣有二樓走道方便觀看飛機上方

02-244.JPG

Europa Launcher – 歐洲(英法德)第一個三階段分離式火箭

02-245.JPG

02-246.JPG

離開後拍一下施萊斯海姆宮

02-247.JPG

02-248.JPG

02-249.JPG

02-250.JPG

02-251.JPG

我只走到前段區域就離開了

02-25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n Cheng-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