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界大戰中的有一件事很有趣,那就是軸心國的日本(戰前)跟德國都有發生過幾起叛變跟暗殺事件。在日本以226事件最出名,在德國則是7月20日密謀案。雖然發生原因跟事件後影響都不一樣,不過都會讓人聯想是否就是因為是獨裁政權所以才容易發生此類事件呢? 像之前有提到要了解歷史,看電影或電視最快,也是最容易吸收的方式。還好最近的電影不會離真實歷史差太遠,所以看完電影後再去讀史實會很快就可以融入當時的情境。
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是2008年的美國電影,由Tom Cruise主演。故事從史陶芬堡上校(當時是第10裝甲師參謀官)在非洲遭襲受傷,回國後加入德國抵抗運動(在國內預備軍總部當參謀官)。史陶芬堡修改華爾奇麗雅計劃—希特勒死亡時以預備軍平定納粹黨的緊急計劃—讓已方同志可以更有效的接收政權中心。1944年7月,史陶芬堡將裝有炸彈的公事包,前往狼穴預計謀殺希特勒。炸彈是引爆了,但希特勒卻沒死。沒有在確定希特勒的死亡消息的情況下,反抗人士發動政變。但之後在希特勒可以親自打電話連繫大德意志守衛營Ernst Remer下後,政變瓦解。基本上電影情節與歷史走向完全一致,可以說是一片記錄片,我就不特別將情節寫出來。
史陶芬堡上校與無名將軍(看勛章)在北非戰場
Panzer IVF2(不知以什麼而改成的)
Flak 38 20mm防空炮
英空軍的美國製P-40E(如同史實,片中也是使用真的P-40)
兩人都因空襲而受傷
希特勒的Ju-52/3mg4e運輸機(片中是真實的Ju-52)
Henning von Tresckow失敗的暗殺計畫(左邊是史陶芬堡孫子!)
本來預計成為新首相的密謀者Dr. Carl Goerdeler
史陶芬堡與妻子卡洛琳伯爵
一行人討論暗殺希特勒的計畫
國內後備軍的總司令Friedrich Fromm
史陶芬堡副手Werner von Haeften
希特勒,宣傳部長戈培爾,空軍總司令戈林,親衛隊首領希姆萊
Otto Ernst Remer首次備戰大德意志守衛營的士兵
希特勒的狼穴
第一至二防備區由親衛隊保安局(最早就是元首保衛隊)防衛
第三防備區由陸軍的元首護衛旅防衛
第一次失敗的手提包差點被John von Freyend拿走
炸戰即將爆炸
希特勒真的好運沒被炸死
密謀者通信兵團將軍Erich Fellgiebel
Bf-109G-6戰鬥機(真實的是Hispano HA-1112-M1L)
密謀者前總參謀長一級上將Ludwig Beck
密謀者柏林警察局長Graf von Helldorf
華爾奇麗雅計劃運作中
大德意志守衛營衝進SS大本營
Sdkfz 222裝甲車在路口設下路障
大德意志守衛營士兵逮捕納粹黨員
宣傳部長戈培爾差點要吞下毒藥
希特勒還活著因此密謀者鳥獸散
大德意志守衛營士兵回到總部(OKW)反逮捕密謀者
人民法庭上的法官Roland Freisler
柏林警察局長Graf von Helldorf死刑
Henning von Tresckow自殺
Dr. Carl Goerdeler死刑
副手Haeften先替史陶芬堡擋一槍
史陶芬堡的死刑(在史實發生處拍攝)
很明顯此次暗殺跟叛變行動,重點在於希特勒的存亡。當時德國的敗象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是希特勒真的死亡,就算是黨衛軍的人應該也會默默讓政變發生吧(至少當時希姆萊大概知情,卻不報)。可惜希特勒逃過加上這次第二十幾次的暗殺,更讓他不可一勢,當自己是天命真子(真的是好運多過於政變人仕的缺失)。由於參加政變的大多數是軍方的人,剛好讓希特勒一個借口好好整頓這個德國的老勢力,連元帥隆美爾與陸軍情報局長卡納里斯也因此而死亡。之後軍方勢力大減,而黨衛軍取而代之。雖然有些人是為榮耀或德國未來而加入反抗軍,但也有人是為逃避戰敗責任而成投機分子。密謀者列表。之後負責審判的大法官Roland Freisler,在法庭中被因為轟炸而斷落的樑壓死。而關鍵人物的指揮官Ernst Remer,日後升官,大戰後更是極右派的支持者。
政變者的總部(被壓制後)
二二六是1989年的日本電影,由荻原健一、三浦友和、竹中直人主演。故事從政變者因為不滿天皇旁邊都市腐敗的政治家,因此以「昭和維新,尊皇討奸」為口號,企圖用武力幫奪取政權,並殺死這些腐敗的政治家。在下大雪的晚上,政變部隊佔領重要機關建築,並且殺害了包括內閣重臣。在天皇的憤怒下,政變者不但沒有被承認,反而變成叛變者。在鎮壓部隊的包圍下,政變者爭辯的投不投降。政變後的第四天,政變者正式投降,日後以叛亂罪槍斃,結束此事件。(YOUTUBE英文字幕完整版)
繼明治維新後,由於當時軍隊階級跟統治權還不是堅固,如同當時日本幾起暗殺事件(如五一五事件),參加者大多數是下級士官。在一連串的革新失敗後,政變者決定以武力來達成他們的目標。參加者香田清貞,安藤輝三等人為皇道派主張革新社會,但在事件中只消除了屬於海軍派的內閣總理大臣等人,而陸軍高級長官的統制派卻安然無事。也難怪天皇憤怒後馬上被打成叛亂者,在沒有天皇的這大旗下進行政變可以說是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比較起德國的7月20日密謀案,226事件整個計畫很不成熟,而且天真。結果就是統制派漁翁得利,日本變成更高度集中的軍國主義國家,而陸軍更是進一步的蠻幹,直到引爆中日戰爭,日本戰敗為止。
鎮壓部隊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