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蓮古稱奇萊,西班牙人在1622年有到這裡採取砂金的記錄,並稱為多羅滿。漢人是1851年,由黃阿鳳率領約2200人到花崗山沙丘下東側的「拔便港」(北濱海岸路一帶)直抵「十六股」(慈濟醫院附近)。1887年清廷設置台東直隸州,於花蓮港設撫墾分局。甲午戰爭後,日人墾民先以花崗山為出發點為花蓮港市,配合山下火車站逐漸型成現今花蓮市的樣子,也因此花蓮的舊建築物幾乎都是日治時代的遺跡。當時花蓮鬧區以火車站為中心分為黑金通(中山路)跟稻住通(中華路中段)。一直到1951年美崙大地震改變花蓮市景,而鬧區也隨著舊火車站拆除而移到中正路(商圈)跟新火車站附近(電影院,錢櫃等娛樂圈)。文章內很多照片跟資料來自於璞石閣鞠園東臺灣展望一書。這裡只是收集並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住的地方的歷史背景,配合日治街圖跟GOOGLE標誌

花蓮港

花蓮港全景
舊花蓮火車站所在地原名洄瀾港(花蓮港),1910年花蓮港驛開業,1931年擴大改建為第二代火車站。1944年被美軍炸毀,1949年重建完成為第三代火車站,1960年之後塗成白色。1982年新花蓮車站啟用,營收排名台鐵第二,旅客人次排名第十二名。當時的鐵道出張所現在變成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另一邊還有保存一部分的鐵道。

花蓮港驛

火車站(1911)

第二代火車站

火車站(1932)

第三代火車站

火車站(1949)

火車站(1960)

火車站(1962)

現在所在地

火車站(NOW)

新花蓮車站

火車站(NEW)
黑金通街底是舊火車站,因此是當時花蓮港市的主要幹道之一,旅館商家林立,如常盤館,東海自動車等都設立於舊火車站跟這條街上。現今黑金通改名為中山路,如今鬧景也隋著舊火車站拆除而移到中華路跟中正路交叉口。

黑金通街(日治)

黑金通中山路(1930)

中山路(1950)

黑金通中山路(1950)

中山路(1960)

黑金通中山路(1960)

中山路(1961)

黑金通中山路(1961)

中山路(1969)

黑金通中山路(1969)

中山路(1971)

黑金通中山路(1971)

中山路(2009)

黑金通中山路(NOW)
常盤館在舊花蓮火車站旁邊,是當時的五星級大飯店,很多政商名人都在曾入住過。常盤館在1939年因火災被燒毀,接著成為一排矮房,之後再改建成家族企業的金龍大旅社郭乾香名產店。金龍大旅社的生意也隨著舊花蓮火車站拆除而改變。

常盤館(日治)

常盤旅館(1930)

常盤館(1960)

常盤旅館(1960)

常盤館(1970)

常盤旅館(1970)
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當時專門行駛在蘇花臨海道路,位置在常盤館對面。在二次大戰末被炸損,剩下一樓變成台灣汽車總站的一部分。現在那一區已經成為空地,而台灣汽車總站也移到新火車站旁。

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日治)

自動車(1930)

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1960)

自動車(1960)
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的對街是賀田組花蓮辦公室,賀田組是東台灣的私營移民,以承辦總督府的土木建築事業起家,於台灣投資的事業相當多元。之前甚至因採樟與原住民爆發了威里事件(因此事件促成井上伊之助來台傳教),終於以失敗告終。此建築物之後成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代理店朝日組(保險公司),光復後為更生日報。1951年因地震後重建為新更生日報,民航公司(CAT),中華航空公司,七海報關行,安隆運輸公司,到現在的咖啡廳。

賀田組(日治)

賀田組(1900)

賀田組(地震)

賀田組(1951)

賀田組(重建)

賀田組(1951-New)

賀田組(2009)

賀田組(NOW)

賀田組(2014)

IMAG0364

黑金通筑紫通(中正路)的另一段曾有花蓮港電氣株式,現在是台灣電力公司。在往前過去建國路是花蓮港刑務所,光復後為花蓮監獄,1982年移出,現處一部的牆壁為城垣藝術創意空間跟台灣郵局(中山路跟明心街交叉口是以前的大門)。平面圖來至林小昇之福爾摩沙研究社

花蓮港電氣株式(日治)

花蓮港電氣株式會社

花蓮港電氣株式(2009)

 花蓮港電氣株式會社(NOW)

 花蓮港刑務所(平面圖)

花蓮港刑務所

花蓮港刑務所(民國)

花蓮監獄

花蓮港刑務所(2014)

IMAG0383

IMAG0384

IMAG0385

IMAG03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n Cheng-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