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北海岸,從我家新莊到淡水騎到野柳,從基隆騎回台北。而旅遊景點也是自然景觀為主,其中以富貴角燈塔和野柳為重頭戲,但沒想到最後還是跟軍武扯上一點關係。本來第一站是三芝的店子村福音山明石元二郎墓,可惜在三芝看地圖才發現太遠因而取消。途中看到貝殼廟卻一直找不到,也取消。大約騎了有一時左右到了石門區,直到看到白沙灣的招牌。白沙灣海水浴場從日治時代就有「台灣鎌倉」之稱,現在一到夏天還是人潮湧湧。我到的時候當然已經不是旅遊季節,因此海灘附近,尤其是麟山鼻岸邊沒人打掃垃圾一堆。沒人有沒人的好處,可以一個好好看看所謂的風稜石,礫灘(80萬年大屯火山系噴發所形成)和一大群曬太陽的螃蟹。在麟山鼻岸有相當多的碉堡,之前都是由看守北海岸的關渡師管理。現在北海岸改由海巡看守,麟山鼻岸由海巡二十一大隊管理,而碉堡則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螃蟹們
入口前一個碉堡
富貴角燈塔,為台灣最北端之燈塔。事實上燈塔本身不開發,因此來到的原因是這裡等於來到台灣的最北端! 富貴角燈塔建於日治時期,光復後為軍事管制區,由關渡師富貴角營區看管。現在則由財政部關稅總局管理,海岸周圍並開發為觀光步道。而富貴角燈塔前方的雷達基地還是一樣是軍事管制區,旁邊的富貴角營區則是廢棄了。從停車場往富貴角燈塔有一段路要走,本來當天我也是用走的但我看大家都騎摩托車進去,我趕緊走回去用騎的進去。
塔台門口旁的碉堡
塔台一個射口
入口(右方)前方是管制區
石門洞為海拱或海蝕洞,聽說石門區的名字就是由日本人看到這景觀後取的。除了石門洞本身外,旁邊的貝殼沙和海岸的小寄居蟹也是相當有趣。有興趣的話,可以和其他人一樣找出喜歡的貝殼帶回去呢。在這裡可以看到兩的碉堡,屬於之前關渡師石門班哨的。現在其中一個被重新粉刷,而另一個在步道旁的碉堡和班哨營區現在由海巡使用中。
貝殼沙
十八王公廟嚴格來說不算是我的景點之一,因為本身信仰和十八王公廟算是有應公廟,因此只有經過而已沒有進去。十八王公除了核一廠旁邊的舊廟外,深山裡面還有新十八王公廟。新十八王公廟最著名就是廟旁邊數層樓高的「黑龍義犬」塑像。
第一核能發電廠
新十八王公廟
野柳,總算在中午左右到了野柳! 果然一到門口就可以感覺幾乎大半以上的遊客都是大陸客,而且風景區裡面也有相當多拿著哨子的工作員。看來諸多陸客脫序的狀況讓園區不得不加備小心。來野柳當然就是看因風化、海蝕作用的石頭等等,其中以女王頭和俏皮公主最有名。野柳門票才50元,以台灣唯一可看到如何奇特美景是非常便宜的價錢。在這裡我留的時間是最久的,可以的話真不想離開!
海蝕壺穴
女王頭
薑石
化石
燭台石
海蝕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