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可以說是小孩子繼遊樂園的兩大聖地之一,裡面不同的動物不但可以滿足小孩的好奇心,就算是大孩子的頑頭之心也可以被滿足。我是六年級後段生,雖然當時不住台北,但有幸可以到還沒遷園的圓山動物園,木柵動物園的前身。2012年去的文章在這。
2011年去的時候
木柵動物園最早是圓山動物園,也是台灣最早的動物園,到現在剛好一百年。之後因為場地太小,像大象林旺的住處也那一丁點,因此在1986年遷移到現在的所在出。當時搬家配合活動還有老三台電視即時轉播,當時可以說是台灣大新聞。可能我太老了,現在好多人都記得此事!? 今年四月動物園為了慶祝動物園100歲,有踩街遊行活動,復刻當年動物搬遷的盛況。十月時,在前天則有100歲園區活動,動物園開到晚上時刻,而我因不知道此消息晚了一天去,哭! 對於動物園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官方出版的動物園百年史或是電視介紹。
回國後我去了動物園兩次,偏偏都剛好卡到一些事,沒有逛完整個園區。前天去第三次的時候是下午2點左右開始逛,但木柵動物園真的太大了,到五點結束時還是沒有辦法逛完。要去人建議早上就要去,這樣也才能有機會拿到貓熊館的入場卷,中間一定要休息否則會鐵腿。動物園票價大人才60元,非常的便宜,也可以拿悠遊卡刷。當天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可能因為是星期天還是有很多家庭一同出遊。一進來迎面的是一群單腳睡覺的紅鶴,接著我們從無尾熊一館進入兒童動物區開始逛。這一區以小型常見一般型動物為主,不像國外的動物園,這裡沒有觸摸區。而且雖說是兒童動物區但是沒有狗,貓,小羊等比較接近寵物的動物。這次忘記拿簡介,沒逛到台灣動物區跟昆蟲館。
紅鶴
無尾熊
已被改名成草泥馬的羊駝
黑掌蜘蛛猴
準備要辦活動的兒童劇場
家豬
家雞
2013年看到的台灣野豬
黑熊
台灣彌猴
穿山甲
2013年看到的蝴蝶
像枯葉的蝴蝶
之後我們去無尾熊二館看看那另一群每天睡19小時的無尾熊,好在有一隻很盡責爬上爬下活力十足。因為沒有拿到熊貓館的票,只能跟無緣的圓仔說拜拜。這旁邊現在是熱帶雨林區館的建設區,所以大約要走的十來分才會有亞洲熱帶雨林的動物可看,一進來就是躲著遠遠但還是很大隻的大馬來長吻鱷。
無尾熊
2011年看到的熊貓
2011年看到的樹獺(此館今年關閉)
馬來長吻鱷
可愛的侏儒河馬
一堆人大喊可愛的人猿母子
馬來貘
網紋蟒
每次都躲遠遠的貓科動物-花豹
活力十足的馬來熊
暫時搬來的河馬
兩隻一直左右搖擺的亞洲象
一樣躲著的孟加拉虎
外面有擺示搬家時裝動物園當時頭號名星的林旺大象的櫃子,裡面有很多人跟林旺的合照林旺,可惜沒有當時最先買下林旺的孫立人將軍合照。往下走是沙漠動物區,就三種動物而已,弓角羚羊跟單雙峰駱駝。而澳洲動物區只看到一群類是似駝鳥的鴯鳥,大袋鼠不見蹤引,而小袋鼠躲著老遠。
林旺大象的櫃子
弓角羚羊
單雙峰駱駝
鴯鳥
非洲動物區是此園區的重頭戲,因為很多大型動物都在這,旁邊也有休息區所以人會很多。當時是四點左右,好像很多動物此時刻的精神不錯,很多都會動一動筋骨,讓遊客可以一飽眼福。其中的大金剛一直在玻璃前活動,超級接近的。
長頸鹿
一群班馬
河馬
今天是輪班的母獅(公母獅各輪一天)
蘇卡達象龜
白犀牛
紅猴
班條羚
大金剛
黑猩猩
北非髯羊
忙著進食的狒狒
只拍到頭的駝鳥
又是白犀牛
不同種的狐猴
孤單的格威利班馬
班點鬣狗
因為朋友VICKY對鳥類沒興趣,加上廣播提到關門時間快到所以我們跳過鳥園廣場,直接去她想看的溫帶動物區的企鵝。途中拍拍一樣有神秘感的狼,在企鵝館在4:50分就關館時正好進入,拍了一下霧霧的國王企鵝後就離開。不知道是否因為要關門所以很多動物都不見了,像是野馬,熊之類的都不在了。在拍一下以前在加拿大長看的美洲野牛後,鳥園車站最後一班車剛好離開,只好花二十幾分走回去。
一直玩你追我趕的兩隻灰狼之一
2011年有拍到帥臉
成為冰棒不會動的國王企鵝
2011年拍的情況比較好
體積不大的美洲山獅
美洲野牛
2011年有拍到棕熊(的影子)
這次去之前沒有先預習之前有看過的動物,所以還是有漏網之魚,只好等機會去第四次。木柵動物園說真的動物種類算是非常豐富,裡面教育資源也很足夠,我會很建議大家可以花一天去看看。但是之前本來我一直覺得很可惜裡面沒有北極熊,原來曾經有過但因為水土不服而死去。動物園本來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而設立,但不要因為這份好奇心害死動物,要是無法給予最大照顧那到不如不要硬養,希望今後動物園可以將動物的健康排為第一。